當我們尋找的快樂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一種需求,那麼人生所尋求的快樂便是有問題的。
回來反思,如果我們為這樣的尋找行動下個正面註解..
人類在"滿足"、"尋找" 快樂或生命目的的路程裡
尋找與且執的正面意義,應是從中感受、體悟,然後穿過
而後回到一種平靜的狀態...。(像種自然安息)
關於合意
人有智慧與思考,所以它可以分辨與判斷,人有情緒與執著,所以也會有較鍾愛的事物形色
這也是這種生物製造出問題與找到解決方式,依靠的優勢
遇見或自行擇取合意的事物,與無感不下任何註解的經過(不動與定)
除了緣份與頻率,應該說有些時候,我們還從這種擇取,一路上給予彼此養分與成長空間吧
在心靈成長-病院花園遇見的朋友,都不會是病得最重的
然而,需要有思想上的彈性與開闊胸懷的人,通常也都沉浸在自己的執著追逐裡,不思考這些生死煩惱問題
在實際生活裡的放下,其實需要以客觀的角度判斷才符效益..
如果太極有兩儀,人間有善惡,如果善永遠在放下...那就沒有了真實利他的積極面意義
小老師問小小沙彌: 你為什麼沒穿居士服?
小沙彌: : ) 我穿啦,你沒看見嗎?
最近日常 問卷
Q1,您覺得宗教是什麼? 蘋果不叫蘋果之前,您覺得它是什麼~
(源起前兩周,有兩個比丘尼問我,"你是哪一教的?" ..咦!)
Q2,宗教團體對於政治的角度? 在這個社會結構裡,宗教團體或民間團體有沒有可能保持超然的立場?
(這一題,源起於...觀視某份政治人物聯署書的產生經過)
Q3,您會以什麼角度選擇工作? 究其因與果 (如果,人類社會的生態鏈中,所有工作都涉及到共業部分)
你的公司可能是個生產殺人武器所需要的一個小螺絲 or 事實上你的老闆無惡不作,可能還投資了各種行業,動機不純...
或者,你公司出版書,但書裡每種可能都有,卻不見得正面積極與正確(所以僅供參考)
但某些人因為被這些內容影響,判斷功能一時喪失而製造了問題 (一時衝動,失手傷人這一類)
等...
Q4,(就我遇見的) 你覺得出家人會為什麼原因豢養生物?
Q5,你正要走進一座森林,可以攜帶四種物品,1.猴子 2.小鳥 3.背包 4.蛇 你會選擇攜帶哪些? 請描述一下
10/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