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年少時一堆哲學書被捨棄的原因,終是相似的;因思考與邏輯辯證總是只在文字繞轉,或只為知識傳遞,怎麼繞也沒有盡頭...(只能說,它給予了閱讀者一種思維或反思的參考)

看到了語言文字的限制,就算解剖語言文字的外殼,也抓不到的是
笛卡兒所說的那個正在懷疑自己是否存在的這一位
文字語言的限制,加上影像及所謂符碼要傳達的,去除知識面後
內藏的靈魂又說了什麼?

源自久遠簡單且單一

最近總經過的一個路口街景...Now & Forever 及與他比鄰相對的一即一切
建設公司其實也藉著房屋的行銷文案,惠予過路的行人一個思考機會
像一粒米與一碗飯或喝一碗湯..(這餐有朵可愛的花所說的食禪)


一位靜默的天使,不被任何物限制(包括語言、文字、形式)就如一棵樹亦沒有相對意識的流經
人活在一個處處限制的空間裡 (時間/軀體/形式/語言/思考...)
當踏進或使用一種限制,即被此限制的思維方式或展現方式所制約
當地上社群能除去人際社群裡所築的門牆,回到沒有國界限制時的思維狀態,是最初始
真實,不能以書寫或分析而作為選擇標準
它在那裏沒有任何改變,不被任何改變


歸於寂滅後的思考,以一或群去做的演繹
是知之後的擇之,所有轉與役與否,都是因真實了解物與心的本質關聯後的知解
善解在知的後方,若選擇落在知的前方(不正如白紙上的群鴨)
想起一休的走進走出,生命,總須由生命的編排方式經驗它


"人因生滅造就了兩種恐懼:一是因知其幻化而無懼,一是因知其無常而恐懼;然後著於淨與染之間"~ (記 。 美麗的菩提花語)


但四季,若恆"無常",綜觀最後也成一種常
即使心無懼,卻有難捨離的事與癡,或可在流浪裡安住
或像一枚蟬,選擇鳴唱的夏季後,成為聽者的記憶啟示

一切生滅沒有生滅
依然笑,默默地走過每個時間

這一地靈魂的外衣
遍滿周間
連水裡的微生物都在說著

 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依然還沒成為一棵樹


& 關於鬼魂。
許多漫畫裡描畫的鬼魂,都是因執念而成為不散的一種見
日常中,我曾見過被鬼魂附身的人,周身散出冷冽冰寒的氣息,這很奇妙
明明是常溫裡的空間卻可以瞬間凝結,所以能量場或許可解釋這種非常理可解的事吧~

還有那一些完美的巧合。

 

DSC01890-22物蟬.jpg

昨日遇見的路蟬,送他回附近的樹下

P1080326-23.jpg

今天。他被另一位發現者放上樹間(螞蟻正來回穿梭著)

P1080328-23.jpg  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